比思論壇

標題: 古筝技巧分享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deepseek    時間: 昨天 18:31
標題: 古筝技巧分享
一、入门 4 大“地基”技巧
坐姿 & 手型
琴凳高度=膝盖略低于琴面;身体离前岳山≈半臂。
双手自然下垂,掌关节撑起,手指呈“半握拳”弧形,避免“塌指”或“翘小指”。
识弦+调音
21 弦古筝常用 D 调,最低音在靠近身体的第一弦(D),最高音为第 21 弦(d3)。
手机装“古筝模式”调音器,打开“固定音高”防误判,逐弦绿灯即可。
三大单指指法
托(大指)、抹(食指)、勾(中指)——统称“T、M、G”。
发力点只在第一关节,掌骨不动,义甲平面触弦,离前岳山 2 寸位置音色最干净。
大撮 / 小撮
大撮=大指+中指八度同时拨;小撮=大指+食指同度同时拨。
要点:两指“同时触弦、同时放弦”,虎口保持圆形,出音像“一颗音”。
二、进阶 6 大“左手润色”技巧
5. 颤音(揉弦)
右手先弹,左手在同一弦上轻压→放松→轻压,频率 4-6 次/拍,幅度≤半音。
上滑音
右手弹后,左手迅速按弦使音高升高(常见+1 或+2 度),节奏占后半拍。
下滑音
左手先预按目标音高,右手弹后左手再松回,听感“溜下来”。
点音(打音)
右手弹的瞬间,左手快速压-放一次,像“点缀一颗星”。
按音转调
利用左手把“fa、si”按出,实现 D→G→C 等移调;按完保持稳定,不能“回滑”。
左手同度按弦
左右手在同一弦上配合,可奏出八度或同度双音,增加厚度。
三、高阶 5 大“长音 & 流动”技巧
11. 摇指(大指/食指)
大指“劈-托”连续拨弦,制造“长音”效果。
三步练:①扎桩摇(小指撑岳山)→②悬腕摇→③扫摇(加和弦)。
音色要求:颗粒均匀、力度一致,像拉线一样不断。
连托 / 连抹
单指不离弦连续“梯级”下行或上行,用于快速音阶或水声效果。
指甲触弦≤3 mm,每音力度平均,结束时用“提弹”收手。
刮奏(花指)
大指或食指快速扫过 5-12 根弦,制造“瀑布”音效。
上行刮奏路线左→右,下行右→左,指甲与弦垂直,起止音要干净。
泛音
左手指轻触弦的 1/2 处(或 1/3、1/4),右手弹后左手立即离弦,得清澈“钟声”。
实战:常用于《渔舟唱晚》尾声,营造空灵感。
双手食指交替抹
左右手食指一替一下,奏重复音或颤音式效果,速度可达 180 bpm。
要点:两手靠近,间距≤1 cm,音量完全平均,忌“左手早弹”。
四、舞台级 3 大“加分”技巧
16. 扫摇
在摇指基础上,中指偶尔扫低音和弦,形成“低音鼓+长旋律”双层效果。
双托 / 双抹
大指或食指同时拨两根弦,得八度双音。常与左手按音组合,奏出“自带和声”效果。
拍弦 / 打板
用指甲面或指腹拍打弦面,可模仿鼓点;现代曲《战台风》《沙漠玫瑰》常用,瞬间点燃现场。
五、每日 20 分钟高效练习表(可拍照打卡)
调音 2 min
单指 T-M-G 各 30 下(跟节拍器 80 bpm) 3 min
大/小撮 2 组,每组 20 次 2 min
颤音+上滑音组合(第 3 弦为例) 3 min
摇指 1 弦扎桩 60 秒×2 3 min
连托音阶上下行 2 遍 3 min
完整曲目片段(如《小幸运》古筝版) 5 min
坚持 21 天,你就能把上述 18 种技巧全部“解锁”并串成一首完整曲子。
记住:古筝“左手是灵魂,右手是声音”,先慢练,耳朵当裁判,录音回听找瑕疵,再提速。祝你早日弹出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味儿!



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bb-hkpic.xyz/) Powered by Discuz! X2.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