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思論壇
標題:
巷尾的甜粥
[打印本頁]
作者:
zsw2801055
時間:
7 小時前
標題:
巷尾的甜粥
巷尾的老槐树下,王阿婆的糖粥摊摆了二十年。铁皮桶擦得锃亮,里面熬着浓稠的糯米粥,红糖是阿婆自己熬的,甜而不腻,撒上的桂花干,是前秋晒好的,抓一把放进粥里,香气能飘半条巷。
每天傍晚五点,阿婆准会推着小车出摊,车把上挂着个搪瓷缸,缸沿磕了个小缺口,却是她的宝贝 —— 那是老伴生前用的,如今用来盛桂花。“阿婆,一碗糖粥!” 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跑过来,掏出皱巴巴的五块钱。阿婆笑着接过,盛粥的勺子沉下去,再抬起来时,碗里的粥满得要溢出来,还额外多撒了把桂花:“慢点儿喝,别烫着。”
孩子叫小宇,父母在外地打工,跟着奶奶过。每天放学,他总要来喝碗糖粥,有时奶奶给的钱不够,阿婆也从不计较:“先欠着,等你有了再给。” 小宇记在心里,周末捡了废瓶子卖了钱,第一时间就来还,还会给阿婆带颗自己攒的水果糖。阿婆把糖放进搪瓷缸里,说:“留着给你下次喝粥时配着吃。”
入秋后的一个雨天,阿婆正准备收摊,巷口走来个穿西装的男人,手里提着个旧行李箱,四处张望。“请问,这里还有卖糖粥的吗?” 男人声音有些急切。阿婆愣了愣,把刚盖好的铁皮桶又打开:“还有最后一碗,你要吗?” 男人连忙点头,接过粥碗,喝了一口,眼眶忽然红了:“就是这个味道!我小时候在这巷里住,我妈总带我来喝,后来搬家了,再也没找到过。”
男人叫陈默,这次回来是为了找失散多年的母亲。阿婆听了,心里酸酸的,从口袋里掏出张纸巾递给她:“别着急,巷里的老人多,说不定有人认识你妈。” 接下来的几天,陈默每天都来喝糖粥,阿婆也帮着打听,问了巷里的老邻居,终于找到了线索 —— 陈默的母亲几年前搬去了隔壁街,身体不太好。
陈默找到母亲那天,特意来谢阿婆,还带了袋进口的糖果。阿婆没收,说:“能帮你找到妈,比啥都强。” 陈默拗不过,第二天带了块新的桌布来,铺在阿婆的粥摊上,说:“这样粥摊更干净,您也舒服些。”
冬天来了,阿婆的手生了冻疮,揉糯米时总有些吃力。小宇看在眼里,每天放学就来帮阿婆洗桂花、擦铁皮桶;陈默也时常来,帮阿婆推着小车出摊,还帮她在网上发了帖子,说巷尾有个好喝的糖粥摊。渐渐地,来喝糖粥的人越来越多,有附近的居民,也有特意来寻味的游客,粥摊前总是排着小长队。
春节前,陈默带着母亲来喝糖粥,老人握着阿婆的手,激动得说不出话:“多亏了你,我才能和儿子团聚。” 阿婆笑着说:“都是缘分,这糖粥啊,就是个念想,能帮你们团聚,我也高兴。” 那天,阿婆煮了满满一桶糖粥,还煮了些汤圆放进去,说:“过年了,吃碗甜的,日子也甜甜蜜蜜。”
大年初一,阿婆本想歇摊,却发现粥摊前摆着好几袋礼物 —— 有小宇送的年画,有陈默送的围巾,还有邻居们送的饺子和包子。阿婆看着这些礼物,心里暖暖的,她把礼物收好,推着小车出了摊,还特意多煮了些糖粥,免费分给来拜年的孩子。
巷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,糖粥的香气混着年味,飘得很远。阿婆坐在粥摊前,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,听着大人们的谈笑,手里的搪瓷缸盛着满满的桂花,心里忽然觉得,这小小的糖粥摊,不仅熬出了甜美的粥,更熬出了巷里人的情分,让平淡的日子,也变得甜甜蜜蜜起来。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bb-hkpic.xyz/)
Powered by Discuz! X2.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