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思論壇
標題:
铁与墨的岁月
[打印本頁]
作者:
zsw2801055
時間:
7 小時前
標題:
铁与墨的岁月
青石镇的中街,一边是老秦的铁匠铺,红砖墙被炉火熏得发黑,风箱一拉,“呼嗒呼嗒” 的声响能传半条街;另一边是老苏的书店,木质门楣上 “文墨斋” 三个字泛着浅光,推门便是油墨与旧纸的清香。两人是打穿开裆裤就认识的朋友,守着这两家店,一晃就是五十年。
老秦打铁是镇上出了名的好手艺,农具、铁锅、门环,经他的手敲出来,又结实又好看。老苏则爱看书,店里的每本书他都能说出个门道,街坊邻里要找书,只要报个大概,他准能从书架深处翻出来。两人的性子截然相反,老秦嗓门大、性子急,老苏说话慢、脾气柔,却偏偏能凑到一块儿。
每天清晨,老秦总是先把铁匠铺的门打开,再绕到书店门口,帮老苏把沉重的木门卸下来 —— 那门是老苏爷爷传下来的,厚重得很。老苏则会提前泡好一壶绿茶,放在铁匠铺的铁砧旁,等老秦打完一套农具,茶刚好凉到适口。老秦喝茶时,老苏就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,慢悠悠地讲书里的故事,老秦听得入神,手里的铁钳都忘了放下。
有年夏天,暴雨连下了三天,书店的后墙漏了雨,好几箱旧书都湿了。老苏急得直跺脚,这些书里有不少是绝版的老本子,是他攒了一辈子的宝贝。老秦听说后,立马关掉铁匠铺,扛着梯子、拿着防水布就来了。他踩着梯子,冒雨把防水布钉在后墙上,又帮老苏把湿了的书一本本搬到院子里晾晒。雨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,衣服全湿透了,他却顾不上擦,嘴里还念叨:“别慌,书晾好了就没事,实在不行,我再给你打个铁架子,把书架高些。” 后来,老秦真的打了个结实的铁书架,刷上朱红色的漆,送到了书店里,老苏把最珍贵的那些旧书都放在了上面。
老苏的记性好,镇上谁家有红白事,他都记得清清楚楚,总会提醒老秦随份子。老秦的手艺好,老苏的儿子结婚时,他亲手打了一套铁锅铁铲,还在锅沿上刻了 “平安” 两个字,说是给孩子添个好彩头。老苏过六十大寿那天,老秦特意歇了工,从镇上的点心铺买了老苏最爱吃的桂花糕,还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,两人坐在书店的院子里,就着月光喝酒、聊天,从年轻时的糗事说到现在的日子,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。
去年冬天,老秦的腿受了伤,没法再打铁。他躺在家里,心里憋得慌,整天唉声叹气。老苏看在眼里,每天都来陪他说话,还把店里的书搬来给老秦读。有时读累了,两人就一起回忆年轻时的事,老秦说他年轻时跟着师傅学打铁,第一次打出完整的镰刀时,高兴得一宿没睡;老苏说他第一次到书店帮忙,不小心把书弄乱了,被爷爷骂了一顿,还是老秦偷偷塞给他一颗糖,安慰他别哭。说着说着,老秦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。
腿好得差不多后,老秦不能再干重活,就每天去书店帮忙。他帮老苏整理书架,把厚重的书搬到高处;帮老苏打扫院子,把落叶扫得干干净净。老苏则教老秦认字,遇到老秦感兴趣的段落,就停下来慢慢讲。有人问老秦:“你这打铁的手,现在却来摸书,不觉得别扭吗?” 老秦笑着说:“别扭啥,跟老苏在一块儿,干啥都舒坦。”
如今,青石镇的中街依旧热闹,铁匠铺的炉火虽然不常燃了,但门总是开着;书店的门也依旧敞开,里面的书还是摆得整整齐齐。每天午后,总能看到老秦和老苏坐在书店门口的藤椅上,老苏捧着书慢慢读,老秦坐在旁边静静听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温暖又安详。五十年的时光,像老秦打的铁一样,结实耐用;像老苏的书一样,韵味悠长。他们的友情,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,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,成了彼此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。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bb-hkpic.xyz/)
Powered by Discuz! X2.5